2019年10月18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生倪峰研究员应邀来到公司,以《中美关系及其走向》为主题作形势与政策专题讲座。3044am永利集团、经济学院、员工工作部各位老师与千余名19级新生共同听讲了该讲座。

倪峰研究员首先从问题导向的思维予以引入: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最复杂的双边关系;美国是影响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稳定、国家统一最大的外部因素;今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本该四十不惑;但是为什么中美关系正在经历复杂、深刻变化,特别是2017年年底以来中美关系会跌宕起伏?对此,我们应该怎么看?怎么办?
随之倪峰研究员逻辑严密向大家阐述,中美关系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是两国实力对比的变化,领跑者与追赶者的客观形势与主观心态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最直接的原因则是美国的对华政策正在发生自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变化,美国对华定位和认识发生了巨变,开始把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视为“修正主义国家”,认为尼克松政府以来历届美国政府奉行的以接触为主的对华政策是失败的。

在这种变化中,经贸领域成为特朗普政府对华施压的主要方向。原本,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它使大家形成了一种中美关系“好也好不到哪儿去,坏也坏不到哪儿”的稳定预期。但是以特朗普上台为标志,美国吃亏论、贸易对等、政策规制、经贸脱钩、“新冷战”等成为美国主流甚至共识性的舆论导向和政策选择,这就出现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跌宕。不单如此,特朗普政府实际上开始了对华的全面施压,体现在台湾、南海、两军交流、人文交流各个方面。可以说,中美关系已跨过临界点,进入以竞争为主的新时代。
如何应对这种变化?倪峰研究员向师生们指出:战术上应该予以充分的重视,它在短期内会对我们的国家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关切到我们每一个人,从出国留学难到产业链转移导致的工作岗位流失等;但在战略层面上应该坚定信心,厚植自信,中国是世界最大工业国与完整的工业体系、最大的贸易国、成长最快的大市场,具有大纵深的战略空间,只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一定能够蹄疾步稳地走向复兴。
倪峰,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党委书记兼副所长。中华美国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获法学学士学位。200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法学博士学位。分别于1995年、2000年和2009年在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和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尼采国际问题高级院做客座研究员和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美国国内政治、美国对外政策及东亚安全事务。主要代表作《国会与冷战后的美国安全政策》(专著)、《冷战后的美国对外政策》(专著)、《美国在东亚的作用》(专著),《观察中美关系的三个维度》(论文)《美国大战略的历史沿革及思考》(论文)、《奥巴马主义的变奏》(论文)《变轨、脱轨、延续——从美国对外战略的轨迹看特朗普新版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三个特征(论文)、《美国与东亚关系的历史考察》(论文)、《失衡与分裂——特朗普治下的美国政治》《常规因素与非常规因素的汇合——美国对华政策的质变》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